- ·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是[01/26]
- ·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01/26]
-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01/26]
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的“文艺大众化”研究 —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2019年元宵节,故宫开展“紫禁城上元之夜”,首次夜间开放故宫,邀请劳动模范、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消防人员、武警人员等大众代表观灯赏景,同时对普通游客预约开放
一、引言
2019年元宵节,故宫开展“紫禁城上元之夜”,首次夜间开放故宫,邀请劳动模范、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消防人员、武警人员等大众代表观灯赏景,同时对普通游客预约开放。这个大动作,瞬间点爆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榜与头条,故宫又一次在文化传播中赢得了大众的称赞与认可。
600岁的故宫,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恢弘壮丽且古老庄严。早期的故宫只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点,皇城威严犹在、气氛沉闷无趣,让大众持有深深的距离感。那时的故宫,大部分区域都不开放,标识系统不完善,基础设施较缺乏,并且出现了锦旗错字、展品被盗等丑闻,造成了较差的品牌形象,引起人民大众的反感。单霁翔院长上任后,规范管理团队,正视错误,逐渐意识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必须做出改变。故宫要从内打破束缚,转变心态,迎合大众需求。于是,2014年8月,《感觉自己萌萌哒》雍正行乐图GIF图上线。雍正卖萌、宫女摆剪刀手,鳌拜比心等等,把严肃的历史和人物用社会化和娱乐精神的角度诙谐展现,利用当代大众钟爱的内容画风让故宫首次登顶公众号单篇浏览量10W+ 。
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出台,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故宫通过一系列颇具创意的文创产品走上卖萌、亲切、年轻化的网红文化传播之路。故宫的网红之称,是用数据来支撑的。故宫博物馆文创在双11大战里超越95%文创类品牌,现如今早已突破一万多种的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5亿元。原本高不可攀的形象也通过形象的再塑造愈发亲近大众,文化传播活动也愈发受到大众广泛认可。这样的转变,是文化传播大众化呈现的结果,是将马克思文艺理论中“文艺大众化”观点运用到博物馆层面的成功案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文艺作品的理论基础来源,而文艺大众化观点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后提出的具体理论。文艺大众化强调一切文艺活动都是属于大众的并且为大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文艺作品的开发者、文化传播的创造者,不能脱离群众,而是要让博物馆文化传播走进大众,从而更好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分析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的大众化的特性,从而为我国博物馆文化继承与传播提供可靠的思考路径与行为典范。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艺大众化
(一)文艺大众化理论
列宁曾说过:“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 并提高他们。”1毛泽东指出,“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2李大钊说,新文学“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3邓小平指出:“人民需要文艺”4,习近平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5。从列宁到习近平, 都强调了文艺是人民的需要,文艺应该大众化发展。
文艺大众化的问题讨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下,以左翼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艺领域的一次碰撞。在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文艺应该面向大众,文艺应该与大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无产阶段的指导思想。我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围剿”除了军事手段之外,文化也是很重要的领域。为了维护共产党对工农大众的话语领导权,无产阶级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势在必行。其目的是“改造工农大众的生活意识”与“鼓动和组织群众斗争”。
文艺大众化运动成功掀起了一场文艺领域上的大变革,让文艺作品,不再是属于小部分人手上,让文艺作品成为大众所能理解的作品,成为人民大众所需求的作品。虽然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目的并不单纯,但是其大众化的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艺作品创作都起到了方向性的指导,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二)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的时代变革的背景下,文艺大众化是带有明确的阶级色彩与目的性的,其大众化是艺术家们主动赋予的。但是随着人民大众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与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逐渐升级,文艺大众化已经成为文艺作品的必须拥有的属性,是被动的,是普遍的。文艺大众化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将文化与大众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大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传播文化,并以大众的力量宣传继承文化。我国在一步步走向经济大国的同时,也在向着文化大国靠拢!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20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