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01/26]
- ·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01/26]
- ·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是[01/26]
郑惠生教授教学风格美及启示意义以美学文艺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学生眼中的帅叔叔,丰神俊逸,神采翩然。他讲授美学和文艺理论,不带书,不照稿,不用PPT,两三个小时的课,他从容不迫,徐徐道来。”“很少见他添新衣,终年是白衬衫。但买
“学生眼中的帅叔叔,丰神俊逸,神采翩然。他讲授美学和文艺理论,不带书,不照稿,不用PPT,两三个小时的课,他从容不迫,徐徐道来。”“很少见他添新衣,终年是白衬衫。但买书买得多,自己拥有一座‘书城’,数量以万计。”“常幽默地笑谈,夜深人静时在自己的‘书城’里读书、思想和写作。”[1]“记性超人,从不带教科书、空手进课堂,讲课思维缜密反应敏捷,眉飞色舞,生动精彩,令人叹为观止地、龙飞凤舞、准确无误地书写出各位作家生卒年、作品和成就。”[2]“讲课的模式不拘一格,在讲解知识时能够深入浅出。”“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授课,授课过程中能用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分析知识点,很喜欢老师的课。”“有活力,有气氛,兴致高。”“见到老师就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最最敬佩的是老师能够爱读书爱如命!”“上您的课,对人生或其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只听您的两天课,但是我真的受益很大!有机会当您的学生应该很幸福!真的好想再听您上课啊,但是机会不大了,好可惜啊!”[3]从网上摘录下来的这几段文字,便是不同时期里一些老师和学生对汕头教育学院(后并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郑惠生教授的感受和评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郑惠生教授某些特点和受到欢迎的程度。在此,将以他主讲的《美学》《文艺理论》两门课为例,探讨其“教学风格”[4]美及启示意义。
一、郑惠生教授教学风格美的体现
郑惠生教授的教学非常有个性和魅力,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呈现出来的美是多方面的。以下,主要从形式美的角度选择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灵动美
任何好的教学都会有好的设计,都会依照教学计划进行,郑惠生老师也不例外。不过,学生听他的课,总能感觉到一些内容原本可能不会讲,但或因看到学生疑惑表情或因看到学生兴趣所在而临时加插进来。也就是说,郑老师的课,虽然总体上按教学计划进行,但随时都可能根据学生理解的程度和关注点做出调整,而非机械地把准备好了的材料和观点往他们脑子里灌。比如,讲“文学和社科在反映生活上的不同:前者以形象思维为主,后者以抽象思维为主”。他可能直接讨论为什么两者反映生活的方法会不一样以及“为主”“为辅”的表现;也可能从思维科学讲起,重点探讨两大思维方式的差别,接着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说明两种不同思维的材料即“表象”与“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再回到主题的讨论上。他采用什么教法,并不固定,全看教学实际,学生还不明白的或者很有兴趣的,他就一定会多讲。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使郑老师的教学极富灵活性、变通性,呈现出一种“移形换步”的灵动美。
(二)清晰美
郑惠生教授
无论美学还是文艺理论,都是理论性和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因而,也是学生们容易产生畏惧的两门课。听郑老师讲课,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而原因,应该就是他的教学具有清晰的特点。郑老师讲理论课,并非平均地在所有的理论问题上使力,而是抓住关键的要害部分,以条理化、浅出化的方式讲深讲透,包括概念、命题以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比如,《文艺理论》课开头,就用几节课讲“文学是什么”。首先,从语言学、文艺学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说明文学的广狭义;接着,从文体的角度比较狭义的文学与一般文章的不同;最后,进一步探讨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重要意义。虽然这样讲多花了时间,但“文学”概念的清晰为往后的教学奠定了判断、推理、论证的逻辑基础。郑老师讲课,经常会强调分类学原则,或者提醒学生不要把现象和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和本质、现象和原因等混为一谈,有时候还会让学生注意结论是在什么意义上得出的。比如,文学有很多特征,但不是所有的特征都在同一层次上,如形象性特征是针对社会科学而言的;如果跟其他艺术形式比较的话,文学的形象具有“非感官直接感受”的间接性,这才是能够把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区别开来的特征。像这样讲角度、讲层次、讲逻辑,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含糊的透彻的清晰美。
(三)伴情美
由于理论课程有突出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所以上这种课非常容易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不过,郑惠生老师的理论课,最不缺的就是热度,甚至有些时候还会热泪盈眶,呈现出一种全身心投入的伴随着情感波动的美。他的语调、语速乃至句式,总是随着讲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讲自然美,用的是平和的语调、中等的语速,似乎是带着学生们在游山玩水,看日的升落、听潮的涨退、闻花的芳香;而讲社会美尤其是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崇高美,调门提高了,语速也加快了,在沧海横流、金戈铁马、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等现象让他激动不已时,学生也被感染到了。他时而缓缓叙述,时而低声诉说,时而慷慨陈词。虽说是讲课,很多时候却像是在演讲,有时甚至还像是在辩论。比如,他常用的句式中,就有“多么……啊”“应该……的吧”“这究竟是……呢”“不就是……么”“难道不是……吗”等。像这种表达方式,如果没有个人深切的感受或坚守的立场,是不可能会经常出现的。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qikandaodu/2021/050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