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01/26]
- · 《文艺理论与批评》投稿[01/26]
- · 文艺理论与批评版面费是[01/26]
西游记改编,有多少翻拍“糟蹋”了文艺经典?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西游记》被誉为古典名著“四大奇书”之一。说起来也确实如此,一个没有半丁点功力,连拍个苍蝇都感到罪恶深重的和尚,竟然能够差使几个比他强百倍、千倍的非人类帮他引路、
《西游记》被誉为古典名著“四大奇书”之一。说起来也确实如此,一个没有半丁点功力,连拍个苍蝇都感到罪恶深重的和尚,竟然能够差使几个比他强百倍、千倍的非人类帮他引路、牵马、挑担,打妖怪。这等“怪事”奇闻,也确实够令人耳目一新。
吴承恩笔下的这部《西游记》,原著于明朝中后期问世以后,
从十九世纪开始,就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语言传播于国外
,且收获了众多好评。
在中国,《西游记》也是为数不多的老少皆知的经典文学著作。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影视剧对其的改编。
纵观我国的“四大名著”,其中被改编、翻拍次数最多的是《西游记》,不管是动漫的、电视剧的还是电影版本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我们都能找到其身影,其版本之多远超《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如
《西游记》的影视剧版本,就有数十种之多,如张纪中版的、浙江版的、央视版
的等等。
不过,翻拍层出不穷,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却不少,其质量可谓是毁誉参半。
张纪中版的《西游记》,糟蹋文艺经典的“经典之作”
在这个高度娱乐的年代,许多人都打着“经典之作”的口号,干着“无厘头”、“恶搞”之事。
2011年张纪中版的《西游记》,
根据透露,这部剧光特效制作费就耗资了1.32亿元,但是拍出的效果,却不被观众“买单”,甚至被批到体无完肤
。
从人物形象来看,该剧中的300多个人物中,需要依赖于电脑特技和橡胶塑形的就有200多个。
比如孙悟空和猪八戒等重要人物的造型,据悉是由国内专业的雕塑师初步制造出模型,后再经由好莱坞知名的化妆造型师亲自操刀打造,且材料为美国进口,如“猪皮”、“猴脸”等,
光一张“猴脸”造价就高达100多万元。
不过,导演似乎忘了,一部好的作品,向来都不是以各种花哨的外包装取胜的。
一个空有外壳,内容早已被架空的翻拍作品,光看着那些冷冰冰的没有灵魂、血气的“橡胶头”,就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如剧中的猪八戒,
除开一身毛,还有那让人看着尴尬不已的橡胶头套造型,整个脸的表情,几乎看不到,除了大概能够看到眼珠子在动。
又如孙悟空横空出世时,全身光溜溜没有半丁点儿的毛发,那出场的背景,在各种动画特技的渲染下,更是使得其人物与环境变得不伦不类。
再如在人物的性格上,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完全颠覆了其原著的定位,如唐僧不再是唯唯诺诺、遇事没有主意的和尚,而是变得果敢、坚定,有自我主张。
又如孙悟空也不再是一本正经的形象,而是会撒娇、卖萌,时不时能够蹦出一口“fashion”用语,还喜欢捂嘴巴、扭屁股,甚至还时不时咬咬手指,
这哪里是“斗战胜佛”、“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俨然是“娘娘”的翻版。
如此造型雷人、特技制作粗糙、剧情跳跃性大,魔改严重,完全颠覆原著的《西游记》,最终没逃过被骂的命运,不少人将其视为糟蹋文艺经典的“经典之作”。
杨洁执导的央视版的《西游记》,“经典之中的经典”
杨洁执导的央视版的《西游记》,是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叫好又叫座的一个版本,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
根据统计,
86版的《西游记》上映了3000多次,却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此长盛不衰,是电视剧史上的一个“传奇”。
可以说,杨洁执导的这部《西游记》的播出,为吴承恩的同名原著小说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其实读过原著小说的人都知道,电视剧和原著小说其实存在不小的差别。
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的观众所喜爱,除了小说具有的引人入胜的情节之后,还与导演对小说的改编把控有很大的关系。
鲁迅《呐喊》自序中曾经写过那么一句话: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这句话用在吴承恩身上,再合适不过。
首先,从原著小说来看,吴承恩在写这部小说时,其创作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赚取眼球,取悦观众,而是为了抒发心中抑郁,批判现实的黑暗。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网址: http://www.wyllyppzz.cn/zonghexinwen/2021/0319/399.html